安徽中医药大学历来重视学科链与产业链高效衔接,2012年谋划协同中心筹建工作,2012年4月成立安徽中药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联合20家省内中药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为协同中心成立打下坚实基础。2013年11月安徽省教育厅正式下文成立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皖教科〔2013〕2号)。2022年1月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省部共建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教科信厅函〔2022〕4号)。
省部共建安徽道地中药品质提升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围绕安徽中药材产业发展,通过建立协同创新中心平台,围绕安徽道地中药材霍山石斛、白芍、桔梗、茯苓、天麻、灵芝、黄精、丹皮、菊花、丹参、前胡等,聚集中药资源、中药材生产、产地加工与炮制及质量评价,重点围绕围绕中药材质量内涵、中药材种质资源、中药材种植生产、产地加工与炮制、中药材质量评价等开展提升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提升的核心共性与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实践研究凝练出三个研究方向:1)安徽道地中药材品质形成与机制研究;2)安徽道地中药材全链条种植加工技术体系建立与产业化研究;3)安徽道地中药材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与应用研究。


自中心成立以来,协同单位承担国家“十三五”重大科技计划、区域创新联合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药标准化项目等共计68项。获批国家以及省部级项目30项,经费2564.64万元;获批产学研合作项目38项,研究课题经费3413万元,累计总经费达5977.64万元。2016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其中梁希林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普查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3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培养皖江学者1人、青年皖江学者2人、安徽省杰出青年4人、安徽省优秀青年1人、安徽省委组织部“特支计划”人才3人、领军团队1项、115产业创新团队1项、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