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介绍:
安徽省药物制剂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由安徽省科技厅于2020年批准设立,依托安徽中医药大学,联合合肥华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和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旨在发挥高校基础与应用基础方面创新研究的优势,利用新药研发企业丰富的成果转化经验,发挥制剂生产企业的产业化和市场优势,建设高水平的药物制剂技术研究、新制剂研发和成药生产的高水平平台,汇聚高端人才、提升创新能力,服务安徽制剂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健康安徽建设。

总体定位:
面向人口与健康领域新药创制国家战略需求,针对肿瘤、代谢性疾病、脑血管等重大疾病治疗需求,聚焦制剂技术与新型给药系统设计原理、中药制剂理论内涵等制剂学基础性科学问题, 以及渗透泵技术、 纳米载药技术等制剂新技术、制剂工艺提升与成药二次开发等研究,积极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和高端制剂开发, 提升我省医药产品核心竞争力、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研究方向:
1.制剂技术与载药体设计研究:研究开发仿生纳米粒、 纳米探针、 渗透泵等制剂新技术设计新型载药体或纳米探针,并开展载药体及纳米探针的评价研究,为靶向制剂、缓控释制剂等高端制剂及诊疗产品设计提供支持。
2.新制剂研究与评价:利用制剂技术,并通过处方工艺研究,开发高端制剂和诊疗产品,建立质量控制方法,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和诊疗产品。
3. 制剂工艺提升与成药二次开发:聚焦化学药物和中成药大品种,开展制剂工艺提升与成药二次开发研究,提升成药产品质量,培育制剂大品种。
研究团队:
实验室现有固定骨干成员33人, 其中博士31人。包括安徽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2人,安徽省特支计划、 安徽省杰青、青年皖江学者等省级人才12人;双聘引进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建有省级人才创新团队2支,教学团队2支。
重要成果:
积极开展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剂型及成药二次开发等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与合肥华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新型释药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口服固体制剂研发关键技术突破及产业化应用”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与安徽山河药用辅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多种新型优质药用辅料研发、系统药理研究及其应用” 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围绕中药复方“桃红四物汤”、 中成药独家品种“华佗牌救心丸” 开展产学研攻关研究,分别获得安徽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显著提升了我省药物制剂研发的科技水平。
组建“ 新型释药系统研发创新团队”, 与省内外医药企业广泛作, 成功开发盐酸文拉法辛控释片并顺利获批新药证书; 优化提升银黄颗粒、 心痛舒喷雾剂、 华蟾素片等中成药生产工艺及质量标准, 制订医疗机构、 企业标准50余项; 联合推进我省中成药大品种疏风解毒胶囊收载为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 推荐用药, 极大提高了我省医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品显示度。
2021年以来,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项(经费654万元)、 省部级项目43项(经费2073万元)、 产学研合作项目2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2187.55万元)。 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项、 授权专利31项、 出版专著5部、 发表论文142篇(其中SCI论文90篇), 实现科研成果新突破。 2022年安徽省科技厅公布了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定期评估结果:经专家评审和现场考察,药物制剂技术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获得“良好” 等次。